農友種苗在「雲世代農業數位轉型專案」支持下,擺脫以往只靠手寫、人腦記錄導致的知識斷層,整合商品開發、商品試作、市場動態等經營資訊匯流於雲端平臺,平穩踏上智慧農業之路。
天氣變化影響製茶品質、產品線繁雜、庫存管理效益低,這些是華剛茶業第五代接班時遇到的難關,後來靠著科技農業技術、多元化數位工具一一突破,讓傳承百年的老茶廠轉型精進,在國際舞臺發光發熱。
在人力資源吃緊的偏遠漁村,養殖漁業想要永續經營就必須轉型。從生產端對魚塭的智慧監控,到銷售端以體驗與社群平臺建立品牌,好美農漁產利用多種數位工具打破偏鄉困境。
在人口流失嚴重的卓蘭,傑農引進田間遠端監控系統以及雲端ERP系統,整合原有的 RFID識別技術和產銷管理PDA,不但提升效率,更有效處理呆帳問題。
飛天魚人設計行銷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尚容,從光纖通訊及光電產品產業的技術長跨界成為百大青農,會做出這樣的轉變,不只是生涯規劃的重大轉折,更是基於對臺灣水產養殖產業轉型的期待。
除了前端的田間資訊數位化,幫助產出品質穩定優良的地瓜,後端的工廠生產也須同樣搭配數位化系統,才能讓生產線一路保持同樣的品質,從種植採收到工廠加工製成,一條龍全面數位化是必定要走的方向。
臺灣養殖技術並不輸其他國家,若能結合科技養殖設備,系統化建立整廠設備與種魚,與傳統養殖方式相輔相成,將使處理風險的時間更加充裕,可有效提升營運效能。
「一夫水產」導入室內循環水技術,解決傳統養殖不易控制溫度、PH 值、鹽度等痛點,並搭配物聯網偵測設備,推動智慧化的水產養殖模式。
台江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顏榮宏,不僅引進科技養殖的新觀念,努力改善既辛苦又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傳統養魚方式,更主張利用「漁電共生」,以漁業永續產出,支撐光電綠能加值,為臺灣養殖漁業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。
簡短文字說明調查我國農產業數位化現況的專案成果